最近电商圈炸锅了——192万粉的主播李呈祥,被人实名举报偷逃税。 税务部门一查,好家伙,两年带货收入7000多万,申报纳税才5万?少缴增值税和个税243.5万!最后追缴+罚款合计402万,直接成了总局通报的典型案例。 这事儿不新鲜。这两年,从..
010-85803387 立即咨询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热度:
最近电商圈炸锅了——192万粉的主播李呈祥,被人实名举报偷逃税。
税务部门一查,好家伙,两年带货收入7000多万,申报纳税才5万?少缴增值税和个税243.5万!最后追缴+罚款合计402万,直接成了总局通报的典型案例。

这事儿不新鲜。这两年,从头部主播到中小商家,电商偷逃税案就没断过。为啥?以前监管跟不上啊!商家躲在屏幕后,用私户收款、伪造流水、谎报销售额,税务部门想查都没数据。
但现在不一样了!今年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》正式实施,淘宝、京东、抖音这些平台,10月31日前必须把商家的收入、订单量、退款金额全报给税务局。以后平台、主播、跨境卖家,全在“数据透明”的监控下裸奔。

为啥以前偷逃税那么疯狂?监管的“老毛病”太明显
李呈祥不是个例。他那7000万收入,申报时硬是压到700万不到。靠啥?谎报销售额、私户收钱、伪造银行流水呗。
以前税务部门查税,主要看发票。但电商零售很多不开票,商家不主动报,监管根本摸不清真实收入。实体店还能看租金、雇人数反推利润,线上商家这些“物理线索”全没有。平台再不配合,偷逃税简直零成本。

现在《新规》来了,数据透明化让“隐身衣”失效
今年这《新规》可不是闹着玩的。不管是淘宝、拼多多,还是抖音、亚马逊,境内外平台都得定期报数据。商家身份、销售额、订单量,税务局直接从平台拿,想瞒?门儿都没有!
平台要是漏报、瞒报,最高罚50万!以后商家申报数据和平台记录对不上,系统直接预警。个人账户单笔收5万、月超20万,自动推给税务核查。那些靠“刷单冲量”“私户收款”降本的操作,彻底行不通了。

强监管下,有人被罚到破产,有人却靠合规逆袭
这两年被查的案例,个个都是血泪教训:
头部主播薇娅偷逃税7亿,追罚13.41亿,全网封号;林珊珊、雪梨把劳务报酬转经营所得,分别被罚2767万、6555万,账号全封。还有个MCN机构,帮700多个主播偷逃个税3200万,公司自己少缴2100万,最后被罚4268万。
这些案例告诉我们:偷逃税短期省点钱,一旦被查,补税+罚款可能是原税额的好几倍,店铺封了、信用黑了,多年积累全打水漂。
但对合规商家来说,这是好事!不合规的被清出去,市场竞争公平多了。守规矩的中小商家,反而能靠产品和服务突围。
电商人必看:3条合规生存法则,现在知道还不晚
赶紧自查历史数据
把各平台的交易记录、银行流水全翻出来,漏报、少报的赶紧补。现在主动补正,罚款能少点;等税务找上门,那就不是小钱了。
建个靠谱的财务体系
别再用Excel瞎记了!每笔收入、成本都要有凭证,尤其是个体户和小微企业,规范做账才能降低被查风险。

合法降本,别搞“歪门邪道”
合规不代表赚不到钱!小微企业可以拆分业务到个体户,享受1%增值税优惠;中大企业可以利用地方税收政策,或者布局跨境电商、私域流量,少打价格战,多靠品牌溢价赚钱。
说到底,《新规》不是要“搞死”电商,而是让行业回归正轨。以后合规商家能拿低息贷款、跨境退税,平台流量也会倾斜。与其抱着侥幸心理钻空子,不如早点拥抱透明化——毕竟,只有合规,才能走得长远。
企行财税主营业务: 公司注册、公司变更、代理记账、涉税处理、公司转让、公司注销、商标注册、公司户车牌转让,投资/资产/基金类公司转让, 免费咨询电话:010-85803387 。工商老师私人手机号:17701222182

老板们别急着点关闭!这个问题可能让你少交几十万税。最近总有人问:"我公司刚注册三个月,能马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吗?"今...

最近电商圈炸锅了——192万粉的主播李呈祥,被人实名举报偷逃税。 税务部门一查,好家伙,两年带货收入7000多万,申报纳税才5万?少缴...

最近电商圈都在聊“电商税”,不少老板慌了——这生意还能做吗?甚至有人直接关店止损。 先别自己吓自己!新规根本不是要打压咱们,而是让行业...

全球税务查得越来越严,跨境电商想安稳赚钱,合规已经不是选择题了。还在用老一套B2C模式硬扛?小心税局找上门,利润全给你薅光! 传统B2...